呼喚“陽剛之氣”
陳魯民 商丘網——京九晚報 2021-03-18 11:47
近日,全國政協委員張樹華在兩會發言中提出,影視明星的公眾形象是一個時代的反映,也反映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。這兩年,一些影視作品和明星將男子漢“偽娘”化,失去了男人應該有的陽剛之氣,應引起足夠警惕。
陽剛氣,是形容男性的專用語,是男性所具備的突出的性格和品質,如自信、堅強、勇敢、果斷、有擔當、不怕犧牲等。民歌裏唱的“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,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”,“姑娘好像花一樣,小夥心胸多寬廣”,就是讚揚男人的陽剛之氣。
與陽剛氣相對的是脂粉氣,即胭脂和香粉的氣味,是女性化的特徵。唐人宋之問《傷曹娘》詩中説:“獨憐脂粉氣,猶著舞衣中。”杜牧《阿房宮賦》中雲“渭流漲膩,棄脂水也”,意即渭水泛起一層油膩,是宮女妃嬪們潑下的脂粉水呀。
男有陽剛氣,女有脂粉氣,系各有所屬,理所當然。怕的是搞顛倒了,陰陽錯亂。如果説一個男人有“脂粉氣”,就很不妙了,八成是指他説話娘娘腔,做事優柔寡斷,沒有擔當,缺乏主見,婆婆媽媽,膽小怕事,心胸狹窄等。《紅樓夢》裏的賈寶玉,就是個脂粉氣很重的男人,襲人不客氣地批評他説:“每日又不習文,又不學武,又怕見人,只愛在丫頭羣兒裏鬧。再者,也沒個剛氣兒。”
就一個民族而言,如果男性青少年普遍女性化,換言之陽剛氣太少,脂粉氣太多,勢必會導致民風孱弱,捱打受欺。19世紀中葉,英軍幾千人就可以在中國大陸所向無敵,逼得大清王朝割地賠款求和,這固然與武器好壞有關,也與民風強弱有關。當今世界,國與國的較量,仍然看的是綜合實力,比的是骨頭硬度,憑的是自信精神,誰不信邪,就百無禁忌,誰敢拼命,就沒人敢惹你,誰有陽剛之氣,就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,説別的都是自欺欺人的空話。
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的陽剛之氣,都要靠文化滋養,學校教育,風氣薰陶。就説文化氛圍吧。《笑林廣記》記,一個瞎子善於辨別氣味,有人拿《西廂記》給他聞,他就説,有些脂粉氣。又拿《三國志》給他聞,他就説,有些刀兵氣。我們現在的文化,不論是報紙還是書刊,不論網絡還是影視,脂粉氣都偏重,陰柔有餘,陽剛不足,誰都能聞到。打開電視,影視劇充斥的多是婆媳鬥法,後宮爭寵,風花雪月,無病呻吟內容;翻翻報紙,連篇累牘都是明星軼事,小資美文,家長裏短;看看晚會,一些主持人與歌星,更是聲調不男不女,裝扮油頭粉面;粉絲們熱捧的男性偶像,都是長頭髮、尖下巴、女性化十足的小白臉。難以想象,在這種文化氛圍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,會有多少陽剛之氣,一旦國家有難,民族危亡,需要赴湯蹈火時,有多少人能挺身而出。
古人説“書生多寒酸氣,女郎多脂粉氣,道人多煙霞氣,僧家多香火氣,官宦多倨傲氣,乞丐多猥瑣氣,商賈多銅臭氣。”這幾氣之外,關鍵是男人千萬別有脂粉氣,男性青少年千萬不能女性化,該“壯如山”的漢子不要變成“美如水”的嬌娘,此事要緊,往小裏説,事關青少年成人成才,往大里説,事關社稷江山得失興亡,切不可掉以輕心啊!
編輯: 田戈 責任編輯:李瑾瑜